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明确:“十四五”时期,“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定下了中远期目标,具化了要求。
新的时代命题,当有新的时代担当。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肩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使命,理应在即将开启的现代化新征程上,统筹激活各类资源,在高质量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文化强省”路上走在前,率先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可供更广范围推广复制的文化发展指标体系。
用发展的眼光,持续丰富文化内涵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进一步强调,长江经济带发展关系国家发展全局,要践行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高质量发展是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江苏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文化核心区,全国文化强省先行区,在统筹推进实现长江经济带江苏段高质量发展的整体布局和规划落实中,必须高度重视起文化“软力量”的重要作用。
正如省委书记娄勤俭强调,江苏要努力构筑思想文化引领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文艺精品创作高地,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支撑。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起,江苏就率先在全国提出从“文化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跨越;2015年江苏提出“三强两高”发展要求,将文化强省目标具体细化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强、文化事业和产业强、文化人才队伍强”和构筑“思想文化建设高地、道德风尚建设高地”;2018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增“构筑文艺精品创作高地”要求,把江苏文化强省建设目标由“三强两高”丰富提升为“三强三高”。
可见,在与时俱进地推动全省文化事业实现“百花齐放”式大发展大繁荣方面,江苏向来秉持着发展的眼光和兼容并蓄的开放态度。建议在“十四五”期间,江苏可从社科强省建设、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深化改革,以期为推动文化强省建设注入更多新生活力。
立足四个维度,完善指标提质增效
具体来说,可从深入推进社科强省建设、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夯实文化人才基础四个维度入手,逐一完善评价指标,为全省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与高质量提升划设标线。
一是深入推进社科强省建设,创建文化凝聚力和引领力评价指标。如,在社科研究投入水平方面,加强对社科研究人员占人口总数、人均研究经费占地区人均GDP比重的指标评价;在社科研究产出质量评定方面,重点检验其对重大时代课题、重大文科基础理论创新成果的谏言质量;在社会道德和文明风尚建设方面,根据省文明办道德发展指数等相关指标,设多维度的评价指标,以进一步激发社科力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智库性作用。
二是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创建文化产业发展高质量评价指标。重点把握五个方面:一是文化产业结构优化指标。重点关注文化内容生产、文化服务业增加值占比和增长率,尤其是以文化版权、文化科技等为核心的“文化+”业态占比。二是区域文化产业发展质量优化指标。加强对地方主导文化产业占区域GDP比重、区域文化产业带动就业水平等发展质量的评价。三是文化企业发展质量的评价指标。即对“三上”以上文化企业数占比、主导行业的“三上”企业市场占有率、“专精特新”型企业占比等发展质量的评价。四是文化园区发展质量评价指标。加强对园区营业收入及增长率、园区劳动生产率、园区主导产业文化企业占比、园区文创研发投入等数量与质量的考核。五是文化消费高质量发展的评价指标。即补充对江苏居民闲暇时间消费、江苏日用品品牌与设计消费综合指数等定期调查,建立相关评价指标。
三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建立文化事业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从提升公共文化设施的服务效率,提高公共文化供给侧的供给质量和供给能力的角度,一方面加强对国内外优秀剧目和展览在江苏的场次和上座率、江苏文艺精品全国和海外巡演场次和平均上座率等质量考核;另一方面加强对城市居民文化活动场次和参加人数、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购买投入、农村文化场馆的使用率等的指标考核。
四是夯实文化人才基础,建立文化人才队伍高质量评价指标。数据显示,“十三五”期间,江苏文化从业人员中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文化人才占比超过72%。但就其深层次的结构分析看,江苏高技能特色人才、文化科技与文化经营管理新型复合人才规模尚存不足。“十四五”期间,江苏应着力引进和培育以下三个方面文化人才队伍:一是高层次和领军型文化人才;二是特色行业文化人才、文化经营和文化科技等新型复合人才;三是基层文化人才。可通过文化人才流失率、尤其是高层次文化人才流失率指标考察文化人才队伍的稳固性。
王晨(江苏省新型高端重点智库“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
编辑: 封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