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期间,文化产业学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组织动员青年大学生积极参加“返家乡”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深入了解国情民情,讲好家乡故事,立志报效祖国。让我们来一起看看文产青年的实践故事吧!
非遗传承,探寻传统技艺
2022级艺术管理系 张苏丽扬
我的家乡南通,是一座拥有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其中“南通板鹞风筝”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江海文化的独特魅力。
为深入探寻这一传统技艺的奥秘,我参观了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了解南通板鹞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底蕴,并且走访了南通板鹞非遗传承人施顾华先生,深入了解板鹞风筝如今的发展困境。作为艺术管理系的学生,我选择用镜头记录故事,通过视频的方式让更多人看见南通板鹞风筝。
企业实践,收获成长
2023级文化产业管理系 陈吉盛
在本次“返家乡”活动中,我选择在银行开启工作之旅。家乡盐城市步凤镇一直是我眷恋的地方,我希望能够用专业知识为家乡人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作为新鲜血液为家乡发展注入活力和新思维。
在大堂经理的指导下,我开启了一段充实的学习之旅。引导客户取号、协助填写单据,这些工作虽基础,却也在细节中充满挑战。面对客户时,我努力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条款,确保他们能准确完成填写。每一次精准的引导、每一次满意的反馈,都让我感受到这份工作的意义。整理客户资料的工作同样让我受益匪浅。堆积如山的文件和数据背后,是家乡人民多样化的金融需求。这份工作不仅锻炼了我的耐心和细心,让我对银行的业务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为我的未来职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并且无论是助力创业者融资,还是帮助居民理财,都是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我相信,我的选择也将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家乡、投身建设。
如今,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这些工作虽平凡,却是家乡发展的基石。新知识带动新发展,新能量带来新改变,无论是在金融领域,还是在其他行业,每一个岗位都离不开年轻人的奉献与担当,都值得我们用心耕耘,只有这样,家乡才能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焕发新的生机,延续我们共同的骄傲。
技能学习,追寻文化记忆
2023级公共事业管理 孙畅遥
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单向的朝圣,在崭新的时代画卷中,青年人正以创新为舟,载着五千年文明驶向精神港湾。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家乡徐州市云龙区的文化馆,实习期间,我深度参与非遗保护与民俗文化推广工作,主要实践内容涵盖以下三个方面。其一,传统技艺实践。我系统学习并独立完成了木板门神年画与汉画像砖拓印,掌握了宣纸浸润、墨色浓淡控制、拓包均匀拍打等核心技法,还通过比对不同地域年画风格及汉代画像砖纹样,加深了自己对传统艺术符号与文化寓意的理解。看着师傅用拓包在汉画像砖上打出均匀的墨色,那些两千年前的宴饮车马图纹竟在纸面纤毫毕现。当我独立完成第一幅完整的门神年画拓印时,师傅轻拍我肩头表达赞许的这一刻,传统技艺传承的温度就在其中。其二,民俗活动执行。我参与了新年柳琴戏演出现场统筹,负责观众引导、秩序维护及突发情况协调,协助演员道具搬运,近距离感受了地方戏曲的唱腔与表演程式特色,真切体会到了传统艺术与现代舞台结合的独特魅力。其三,非遗展览策划。参与"非遗民俗特产展"布展工作,完成展品分类归档、地方方言展示。当孩子们被吸引住描摹年画,当地方戏曲结合时代强音登上舞台,那些被认定为“古老”的文化基因,正在我们的掌纹里完成跨越千年的重生。
此次实习中我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在提升自己非遗保护意识的同时,锻炼了文化项目管理与传播推广的综合能力。我们传承的不仅是朱砂与宣纸的交织印记,更是承载着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视觉诗篇;我们创新的不单是纹样与载体,更是让千年文明基因在数字时代完成迭代重生。这份使命,将在我们这代人掌心的温度中延续。
志愿青春,感受历史魅力
2023级艺术管理系魏晞
古城仪征是我可爱的家乡,她是一座有着2500多年悠久历史的滨江小城,史有“风物淮南第一州”的盛誉,文化积淀丰厚。寒假期间,我怀揣着一颗炽热的心,以返家乡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主动报名参加仪征市博物馆社会实践活动,在服务家乡发展中坚定信念、增长本领,为家乡贡献了青春、智慧和力量。
初至博物馆参与社会实践,我便被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包围。身着志愿者服装,主动承担入馆引导、展厅指引、秩序维护等多项工作。从游客踏入场馆的安检指引,到二楼"真州风物"等各主题展厅的路线解答,我以清晰的语言和亲切的态度提供全流程服务。针对游客关注的纪念盖章需求,能熟练操作设备、耐心讲解流程,并实时维护盖章区环境整洁。同时不忘积极引导游客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参观体验,助力博物馆文化传播。
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的宝贵经历,让我对家乡有了更深情感联结,同时,也更深入理解了仪征文化底蕴,见证了家乡历史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新貌,更增强了守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未来,我会继续关注家乡发展,利用所学为家乡文化走向更广阔天地持续助力。也希望有更多青年参与返家乡实践,为家乡注入新活力,共同描绘家乡美好未来蓝图,让家乡在发展浪潮中绽放独特光彩。
在此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文产青年将专业所学与社会所需结合起来,积极投入家乡文化建设,让“家乡”二字不再只是地图上的坐标,而是新时代青年与家乡共同书写的美好未来。期待更多文产青年积极投身“返家乡”发展建设,让家乡的星光,因为青春的你们而更加闪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