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艺研究生处与文化产业学院联合主办生成式人工智能艺术创作学术沙龙。沙龙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中的影响”为主题,由国社科艺术学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作为学术支持,联合“研说”与“AI2沙龙”品牌精心打造。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沈采老师受邀做学术讲座,来自南艺、南航及企业界近20名专家学者参加。
生成式AI重塑艺术创作格局
沈采以展览作为创作分享,剖析生成式AI对传统艺术创作模式的变革。她指出,作为通过用户提示打造原创内容的技术,生成式AI为艺术家开辟全新创作路径,打破诸多传统边界,开启艺术创作无限可能,让艺术家在更广阔空间自由探索表达。艺术家借此技术浪潮,融合人类情感思想与AI算法数据,可以创作出更具深度与感染力的作品。
直面AI艺术创作的多维挑战
在交流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多个话题深入探讨。针对艺术创作中AI失控现象时有发生,生成结果常与艺术家初衷相悖,影响作品质量且挑战创作控制力,艺术家需理性看待,深入了解AI原理并加强引导,让AI更好地服务于创作意图。对于人类审美是否对AI作品产生疲劳,AI作品风格雷同易致审美疲劳,引导AI创作出更具创意和个性的作品是关键,以此满足人类不断变化的审美需求。AI发展对艺术专业学生基础能力造成冲击,一些学生过度依赖工具,忽视基础培养,要认识到基础是创作根基,当前艺术院校在教学改革中不断加强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重视创新思维与审美能力培养,让学生在AI时代能具备更加扎实的艺术功底。
展望未来:人机共生绘新篇
AI2沙龙为艺术领域学者、从业者与学生搭建了交流学习平台,加深了对生成式AI在艺术创作中影响的认识。面向未来,更多人机共生艺术作品将以涌现的形式诞生,艺术家需要与AI更加紧密合作,共同探索艺术的无限可能,推动人与技术和谐共生,共创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