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稿

  • 更新时间

    2025年08月28日

  • 阅读量

    10

  • 编审

步履不停 “水稻”渠成 | 文化产业学院研究生赴苏州开展专项社会实践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智慧赋能农文旅融合发展,提升乡村美学,助力乡村振兴,这个夏天,文化产业学院组织研究生团队深入苏州望亭镇迎湖村南河港自然村,开展“北太湖稻香公园美学提升”暑期专项社会实践。实践团队由文化产业学院和设计学院研究生组成,形成跨学科协同创新合力。


图片

深入田野,丈量乡村真实图景

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实践团队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实地调研工作。他们顶着炎炎夏日的高温,挨家挨户走访村民,倾听最真实的声音,了解村民对家园发展的期待与需求。汗水浸透衣衫,脚步丈量村庄,只为获取最鲜活、最接地气的一手资料。

图片
图片

沉浸体验,感知在地文化脉动

实践不仅是调研,更是深度融入。同学们积极参与乡村文化生活,如《长洲县志》新书分享会等在地文化活动,亲身感受望亭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文化氛围,让艺术构思根植于这片土壤的文脉之中。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对话乡贤,挖掘多元乡村故事

同学们聚焦迎湖村发展的核心力量与特色文化,开展了一系列一对一深度访谈:

对话农业创新者:如“金香溢”大米品牌创始人朱赟德及其他种稻大户、稻作专家、科研人员,了解现代农业的探索与实践;

聚焦青年力量:采访了用镜头记录乡村之美的摄影“咔嚓小队”阿发等优秀青年村民,感受新农人的活力;

探寻匠心传承:拜访了二胡手艺人、中医医生陈玉生,年画手艺人王建方等非遗传承人及本村艺术家、驻村艺术家,记录传统技艺与乡村艺术的魅力;

了解文旅实践:与插秧舞、趟稻舞《印象望亭》的参与者交流民俗艺术的现代表达;

走访产业运营者:与洄望书房主理人、水稻加工中心负责人以及民宿、农家乐、果园经营者等深入交流,把握乡村文旅发展的现状与痛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潜心沉淀,期待智慧结晶

目前,满载着田野笔记、访谈记录、影像素材与深度思考的南艺实践团队已返回苏州研究院。他们正紧锣密鼓地整合、梳理、深化此次在迎湖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为后续提出真正契合当地需求、融合艺术智慧与乡村本底的美学提升方案打下坚实基础。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扎根乡土,艺术赋能。南艺学子以脚步丈量乡土肌理,用真心倾听村民需求,以专业视角挖掘文化脉络,期待为迎湖村的振兴画卷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未来,文产青年将继续利用专业知识,让文化创意成为连接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为乡村振兴画卷增添独具匠心的艺术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