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文化产业学院以“共庆双节传温情,团结绘就同心圆"为主题,组织青年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区,发挥身边人、身边事的典型教育作用,创新宣讲方式,丰富传播载体,用鲜活事例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文产学子组成青年宣讲队,精心打造一堂堂行走的思政教育研学“小课”,受到社区青少年儿童的热情参与。
在新模范马路社区活动室内,一粒粟志愿服务队带来了“双节限定”活动。这里,既有孩子们认知各民族风采的雀跃身影,也有亲手制作月亮灯,寄托团圆期盼时的专注目光,民族团结与家国情怀在欢声笑语中悄然生长。

“团结舞”筑就交融同心

“中华民族像浩瀚的星空,56个民族是星星,谁能说说星星的故事?”志愿者的话音刚落,孩子们便争先恐后地举手,稚嫩的童声惹得全场笑意融融。


中华民族大团结

“童心圆”绘就家国梦想

志愿者捧起绘本,温暖的灯光映照在书页上,讲述着嫦娥奔月、玉兔为伴的古老传说,以及灯笼所承载的团圆期盼。孩子们听得入神,眼中闪烁着对传统节日的好奇与向往。“今天,我们一起做会发光的月亮灯,把中秋的圆月‘捧’回家!”
画笔、颜料、灯笼架一一备好,孩子们立刻化身小小设计师,投入创作:银灰色勾勒出啃食胡萝卜的俏皮玉兔,浅黄色点染出仿佛能闻到香气的细碎桂花。更有细心的小姑娘将社区里的老槐树、小滑梯也画进了“月色”之中,她天真地说:“让月亮也认认我家的路!”志愿者们穿梭其间,耐心协助。当第一盏月亮灯被点亮时,一声轻轻的“哇”表达了所有人的惊喜,温暖的灯光映照着一张张柔软的笑脸,洋溢着对美好团聚的期待。活动尾声,孩子们高举着自己创作的月亮灯,分享着内心的喜悦,团圆之情与家国之意在光影交错间静静流淌。

“津浦情”守望民族记忆

在承载着历史记忆的浦口永宁老街,那条锈迹斑斑却依旧坚韧的轨道,如同一条纽带,连接着过往与现在,无声诉说着“休戚与共”的民族情怀。它与新模范马路社区的欢腾景象,共同构成了一幅跨越时空的画卷,一边是深沉的历史守望,一边是昂扬的当下奋进,共同彰显着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中华民族一家亲


在这个双节同庆的美好时节,文产学子创新形式,将民族同心意、中秋团圆情与志愿服务心,一起深深揉进了每一位参与者的心底。未来,文产学子将继续秉持初心,策划开展更多富有意义的志愿宣讲活动,用热情与责任传递爱与温暖,为促进社区和谐、增进民族团结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