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2025长三角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论坛是2025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乡村振兴博览会的一项重要安排,也是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成立后指导开展的首次大型活动。我校党委书记俞锋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民做论坛主旨报告。


论坛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共绘长三角乡村产业与文化新蓝图”为主题,汇聚政校研企多方力量,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签约、文艺展演、文创市集等多元形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实践范本与路径参考。论坛由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指导,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流协会、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艺术学院、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主办,南京艺术学院紫金文创研究院、文化产业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创新设计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智慧农业研究院、南京国际博览中心承办。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组委会特授予我校“优秀组织奖”。

党委书记俞锋在讲话中指出,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民之大事。乡村文化振兴,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更是其核心动力与精神支撑。当前,站在“十四五”收官与“十五五”谋划的历史交汇点,肩负着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使命,如何打通文化资源转化通道、构建文化与产业融合生态链、实现文化软实力向产业硬支撑的蝶变,已成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必答之题。俞锋表示,南艺始终以艺术赋能乡村为己任,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综合优势,积极探索校地协同推动乡村振兴创新路径,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文化旅游服务工程”“乡村文艺人才培育计划”“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行动”,形成校地双向赋能、协同发展的新格局,获批多个全国乡村振兴“科技小院”,被授予“中国乡村文化振兴优秀单位”“中国乡村振兴优秀服务单位”。俞锋指出,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携手、久久为功。希望通过论坛举办,能够更好汇聚多方智慧,建立更为紧密、长效的合作机制,将前沿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行动指南”,将成功案例提炼为可推广的“发展要诀”,将创新思路打造为见实效的“动力引擎”,共同为乡村振兴事业添砖加瓦,谱写中国乡村文化振兴的崭新篇章。

党委副书记李向民在主旨报告中聚焦“乡村振兴三问”,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与政策落实等不同角度,全面阐述了当前乡村振兴建设的成就与思考,务实深刻的观点引发与会专家嘉宾的共鸣,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了经验启示。李向民表示,乡村振兴要紧紧依靠农民,尊重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成为乡村振兴事业的参与者、建设者与受益者。要多措并举推动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真正落地见效、持续运转,更好发挥其长效作用,真正成为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论坛同期还举行了校地合作签约、优秀案例宣讲、圆桌对话和优秀论文评选,我校与东南大学联合相关企业、特色乡村打造了农文旅共创市集和文艺展演。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李江华与无锡市滨湖区胡埭镇富安村负责人陈炜共同签署合作协议。设计学院副院长何方设计作品《全国艺术乡建联盟Logo设计》被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正式采用,荣获论坛作品征集特等奖。博士研究生汪媛媛主创论坛主题曲《濂溪乡居》并做优秀案例宣讲。文化产业学院硕士研究生陈莹、董念熙分别荣获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三等奖。






此次活动,文化产业学院师生团队负责论坛前期策划和组织执行。青年教师姚缘、吴凯、蔡超、鲁泽森、杨嘉伦、周军南、卜顺晨等组成编创团队,联合美术与书法学院、设计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和南艺附中等师生,共同打造了原创艺术设计品、世界民族特色文创、特色文化艺术体验等系列文创展示,以及开幕式主持和二胡合奏《万马奔腾》、歌舞《共筑中国梦》等文艺表演。文化产业学院还组织了相关学生前往乡博会现场观摩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