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22

    03-15

    文化产业学院专题学习和部署意识形态工作

    3月7日和14日,我院分别召开了意识形态专题研究工作会议和专题学习会议,学院领导班子、各系主任、各科室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主持。会议上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系列重要论述;传达了省委教育工委、校党委有关要求;研判了学院当前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并部署了我院意识形态工作,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要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形成共识;加强责任制落实,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检查和督查,创新载体,跟进预判。

  • 2022

    03-10

    艺术中的党史|《红星歌》

    100年前的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从1921到2021,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兴业路到复兴路,从站起 来、富起来到强起来……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筚路蓝缕、继往开来。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从五四运动,到建党百年,反映党的革命和奋斗历史的红色题材文艺经典作品,是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战胜敌人,首先要依靠手里拿枪的军队。但是仅仅有这种军队是不够的,我们还要有文化的军队,这是团结自己、战胜敌人必不可少的一支军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文艺作品“是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在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征程中,文艺作品在歌颂党、歌颂时代,凝心聚力、鼓舞人心、振奋精神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作为全国建校最早的综合性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发挥综合性特色,联合江苏省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紫金文创研究院、新华传媒智库,打造精品特色系列艺术党课《艺术中的党史》,以红色音乐

  • 2022

    03-09

    文化产业学院初心讲堂第十讲

    3月9日,我院“初心讲堂”第十讲《文化创意产品中红色元素的开发与融合》开讲,由艺术管理系教师王智洋主讲。 王老师从“象、星、物、场”四个方面介绍了文创产品从无到有、从抽象到具象的过程。象是指文化资源的选取,星是文传产品的打造,物是将文创概念形成具体的物体,场是指售卖文创产品的场所。根据这四个方面,对于一些案例进行分享。例如从红色资源中提炼出精神信仰等无形要素和部分形象要素,反应在产品上。党员师生们听的津津有味,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到这样的概念,产生了许多想法和思路,尤其是打造具有知名度、社会影响力的文创产品的方面,受益匪浅。

  • 2022

    02-26

    资政研讨之“新学期工作部署”

    新春伊始,万物更新。2月23日下午,文化产业学院新学期资政研讨会在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王晨院长主持,副院长钱志中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王院长传达学习了我校关于高水平大学高峰建设计划的会议精神,并提出工作要求,强调要把握机遇,切实增强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治责任感、历史使命感和现实紧迫感。王院长还围绕紫金文创研究院2022年工作任务和课题申报进行了部署,指出紫金文创研究院淮安分院等分支机构的成立将为学院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钱志中副院长就本学期教学各项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并提出两点要求:一是确保本科教学工作平稳有序,保证在线学习与线下课堂教学质量实质等效,保障学院各项教学

  • 2022

    01-07

    文化产业学院初心讲堂第九讲

    我院“初心讲堂”第九讲于1月7日开讲,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张锐为师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上了一堂“乡村振兴战略:政策体系与实践路径”为主题的党课。张老师向大家介绍了当下乡村振兴的主要战略,包括政策体系和实践路径。特别提到了乡村人才培育在目前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培育本土人才和人才引领,加大对乡村人才的培养力度,才能在根本上提高乡村文化生态,扭转乡村发展困局。张老师还为大家介绍了两个乡村振兴的成功案例。一是浙江安吉余村,一个综合条件并不是很突出的小村落,通过乡村振兴一跃成为乡村旅游和生态环境治理的代表。在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正确领导下,余村旧貌换新颜,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二是

  • 2022

    01-05

    资政研讨之“赞助理论”

    2022年1月5日下午,我院资政研讨会在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会议由王晨院长主持,副院长钱志中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我院文化产业管理系徐堃老师作了题为“赞助理论”的主题报告。徐老师从“赞助”一词在东西方语境中的不同含义入手,指出重新界定中国情境下的“赞助”的重要性。徐老师强调,由于中西方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历程、艺术史流变都不同,中西方的“赞助”也就在存在种种差异,并不能严格按照西方的艺术“赞助”发生的背景、具体手段、赞助人和被赞助人的关系来界定中国的艺术“赞助”。徐老师详细阐述了“赞助”的本质含义。她指出,美国学者高居翰首先明确界定了“赞助”动作的本质是“交易”。李向民教授

  • 2021

    12-22

    资政研讨之“撰写咨询报告的几点体会”

    12月22日下午,我院资政研讨会在人文楼八楼会议室举行。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以及青年骨干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王晨院长主持。会上,我院公共事业管理系陈石老师作了题为“撰写咨询报告的几点体会”的主题报告。陈老师首先从决策咨询报告写作的心得体会入手,讲述了咨询报告撰写过程中的困惑,引发大家对撰写咨询报告难题的思考,结合一系列成功的案例,围绕如何选题、如何行文和如何设计可操作性对策建议三个方面形成了系统性框架和建议。具体而言就是3000字左右报告能否在1分钟内抓住领导眼球?建议要有产品经理思维,提交决策咨询报告是交付智力产品给客户(各部委领导)。接下来,陈老师分享了咨询背后的科研,并指出科研工作者

  • 2021

    12-21

    中国文促会系列高级研究与培训项目艺术管理(学)分论坛在我院举行

    12月19日上午,由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主办的“国家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文促会系列高级研究与培训项目暨文促会美术馆专业委员会成立发布会”在北京海淀美术馆举行,会议在文化产业学院八楼会议室设立南艺分会场、艺术管理(学)分论坛。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李向民在分会场连线主会场,代表学校致辞,社会教育学院院长郭峰、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院长王晨、副院长钱志中在分会场参加了发布会。 12月19日下午,中国文促会系列高级研究与培训项目发布会艺术管理(学)分论坛以视频会议方式在文化产业学院八楼会议室举行。与会领导、专家有: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杨晓阳,南京艺术

  • 2021

    12-17

    我院召开“名师带徒”项目评价文稿审稿会

    12月17日,在805会议室组织召开“名师带徒”项目评价文稿审稿会,会议由项目组组长宋德泳主持。审定由项目组成员伍俊龙、姚缘攥写的评价文稿(初稿),文稿从项目概括、项目评价、发展建议三个方面对“名师带徒”项目进行评价。会上其他成员就初稿内容热烈讨论,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此次审稿会,明确了该项目评价的各级指标,同时为项目后续的高效发展给出了相对应的发展建议、完善机制。

  • 2021

    12-15

    文化产业学院组织师生学习高校师生保密知识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及高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论述,提高我院教职工的保密意识和能力,推动落实保密工作责任制,确保党和国家秘密安全。12月15日,我院组织师生观看、学习高校师生保密知识。学习会由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主持。全体参会人员观看了关于高校师生保密知识相关视频。宋书记强调近年来高校泄密问题屡次出现在大家的视线中,大家作为在高校学习工作的同志,应该在意识上高度重视并积极学习相关知识,避免相关问题的发生。通过学习,师生提升了对于国家安全的保护意识,学习了各项保密要求和法规。

  • 2021

    12-15

    文化产业学院初心讲堂第八讲

    我院“初心讲堂”第八讲于12月15日开讲,公共事业管理系教师陈石师生党员和积极分子上了一堂以“红色记忆中的饮食”为主题的党课。陈老师以党史中的饮食为主题,通过相关史料和照片的展示向现场师生党员讲述了在困难年代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饮食。他主要介绍了三种特殊饮食,根据地主要物资——小米、黄桥战役所在地的特产——黄桥烧饼、毛主席的最爱——红烧肉。不同地域、不同时期的饮食,侧面反映出我们党在困难时期到走向胜利的过程中,不屈的意志,顽强的精神,率真的性情。也通过史实,鞭策鼓励着全体师生,团结一心,奋发图强。通过这一次的党课,使大家对我党历史上的奋斗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生动的了解。红色记忆中的饮食,随着时间和记

  • 2021

    12-15

    资政会议:“从主场文化外交角度分析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发展”

    2021年12月15日下午,文化产业学院资政会议在人文楼805会议室举行。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院长王晨、副院长钱志中、院青年骨干教师出席会议。本期咨政研讨会的主题“从主场文化外交角度分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发展”,由公共事业管理系夏滨老师主讲。他分析了基于中华传统哲学思想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如何推动中国全球伙伴关系网的发展,并用中国举办的两项主场文化外交加以说明论证。王晨院长对夏滨老师的后续研究提出了具体建议。

  • 2021

    12-08

    文化产业学院组织师生观看《埃博拉前线》电视剧首播

    12月8日晚,我院组织师生在805会议室集体观看由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校长,文化产业学院博士生导师李向民(笔名南柯)教授编剧的《埃博拉前线》电视剧首播。观影前,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介绍了这部剧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埃博拉前线》以2014年中国援非医疗队抗击“埃博拉”病毒过程为原型,讲述了病毒学家郑书鹏和他所在的中国援非医疗队与病毒展开艰苦卓绝的战斗,最终成功遏制病毒蔓延,圆满完成援非医疗任务的故事,体现了我们国家的大国担当。为创作该剧,李向民教授曾深入非洲大地,克服了重重困难,进行了为期20多天的调研,充分显示了一位编剧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该剧也有我校其他老师参与创作,值得老师和同学

  • 2021

    12-08

    文化产业学院隆重召开 第一届教职工大会第一次会议

    2021年12月8日是学校创办109周年的校庆日,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为了进一步发挥教职工在学校、学院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根据学校工作部署,经过精心筹备,我院第一届教职工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文楼404教室隆重召开。校工会主席李晖莅临指导大会,30名教职工全体参会。会议现场13:30准时召开预备会议。会议由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书记宋德泳主持。会上听取了文化产业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分工会主席徐晓华作的大会筹备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大会议题和选举办法(草案),通过了执委会委员候选人建议名单,全体参会人员合影留念。预备会议现场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14:00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大会第一阶段会议正式拉开序幕,宋德泳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