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学院新闻
  • 2025

    11-09

  • 2025

    11-04

    喜报|国奖2+省奖1!文产师生首次包揽“挑战杯”全部赛道奖项!

    11月3日,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终审决赛圆满落幕。本届大赛,文化产业学院立足学科专业特点,提前谋划、广泛宣传,精心动员指导师生组建团队报名参赛,经过层层选拔,成功斩获“揭榜挂帅”擂台赛“人工智能领域”全国二等奖1项,“人工智能+”专项赛全国三等奖1项,主体赛省级三等奖1项。文化产业学院师生首次包揽“挑战杯”全部赛道奖项,实现国赛获奖和获奖总数双重突破,取得历史最好成绩!本届大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竞赛内容分为主体赛事和专项赛事,共吸引来自全国2700多所高校的40余万

  • 2025

    11-03

    文产之声 | 光明日报刊发文化产业学院博导李向民教授专访文章

    “我们如何做好人文经济学研究”——关于青年学者投身人文经济学研究的观察与思考(下)【圆桌对话】编者按在上一期“光明青年论坛”中(参见2025年9月23日本版文章《“我们为什么关注人文经济学”》),几位青年学者的交流对话为人文经济学研究提供了一些富有启发的新视角。与此同时,他们也谈到了在研究过程中遇到的若干问题和困惑,涉及人文经济学的概念范畴、基本问题、理论构建、学科定位、研究方法等多个维度。为此,本版再邀几位人文经济学领域的资深学者,分享他们的研究经验与心得,以期为深入开展人文经济学研究带来一些启迪。与谈人:高德步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胡 钰 清华大学文化创意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向民 南

  • 2025

    11-03

    文产之声 | 农民日报刊发文化产业学院博导李向民教授理论文章

    校地协同破解“人才荒”李向民 当前,乡村文艺建设最大的短板是人才短缺。艺术教育下沉,要通过“校地协同”模式,构建“专业人才培养+乡土人才培育+文艺资源共享”的全链条体系,为乡村文艺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建课堂——乡村学校尤其是偏远山区学校,往往没有专职美术、音乐教师,美育课程沦为摆设。  南京艺术学院与江苏、安徽、河南等地的20所乡村学校建立合作,为乡村学校开设音乐、美术、舞蹈等课程;组织师生编写《乡土美育教材》,将当地民间文艺融入课程。如在江苏苏州市相城区望亭镇,教材融入了评弹元素;在安徽黄山市,教材中加入徽派建筑绘画;在河南信阳市,教材吸纳了皮影戏制作等非遗,增强乡村孩子对

  • 2025

    11-03

    文产之声 | 新华日报刊发文化产业学院博导俞锋教授理论文章

    向美而行,做心怀“国之大者”文艺新人俞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配齐配好美育教师,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每一个怀揣艺术梦想的艺术大学生,理应争做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的先锋,将民族审美理想的追求与文化品格的磨砺贯穿于大学生活的全过程。 这里从两个藏着艺术精神密码的故事说起,它们跨越时空,却共同指向“国之大者”的精神内核,也深刻昭示着艺术与家国命运之间的深刻连结与价值共鸣。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南艺校训“闳约深美”。这四个字,出自清代文学家、诗人张惠言对晚唐词人温庭筠的评价:“唐之词人,温庭筠最高,其言深美

  • 2025

    11-03

    文化产业学院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访企拓岗专题调研

    10月29日至30日,文化产业学院组织教职工赴苏州、无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暨学科专业调整优化访企拓岗专题调研,考察南艺苏州研究院和校地校企共建项目,听取行业企业对学科专业调整优化与人才培养的意见建议。考察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校地共建项目 活动紧密聚焦学校中心工作和学院书记项目“融入人民城市建设、打造文化产业高地”主题,主动对接苏州、无锡地方党委政府建设人民城市与发展文化产业的实际需求,采取“组织对接、校地共建”等方式,切实推动江苏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和校地校企合作育人基地建设。通过开展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推进城市更新、农文旅融合、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创业孵化等项

  • 2025

    10-28

    成功举办!文化产业学院参与承办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

    10月25日,2025长三角乡村产业发展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国乡村文化振兴高层论坛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举行,此次论坛是2025乡村休闲产业博览会、乡村振兴博览会的一项重要安排,也是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成立后指导开展的首次大型活动。我校党委书记俞锋受邀出席论坛开幕式并讲话。校党委副书记李向民做论坛主旨报告。 论坛以“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共绘长三角乡村产业与文化新蓝图”为主题,汇聚政校研企多方力量,通过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合作签约、文艺展演、文创市集等多元形式,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实践范本与路径参考。论坛由全国艺术乡建联盟指导,中国农业科技国际交

  • 2025

    10-27

    文产之声 | 文化产业学院举办编剧与剧本管理专题讲座

    10月21日,文化产业学院举办编剧与剧本管理专题讲座,知名戏剧编剧、导演顾雷主讲。此次讲座由江苏大剧院和南艺文化产业学院共同主办,江苏省大学生戏剧展演“青苗计划”系列活动及江苏大剧院爱艺计划学术支持。 顾雷分别从个人从业经历、多年工作心得、编排《西游》的创作逻辑与未来工作计划四个板块出发,与同学们分享了多年来作为艺术工作者的感悟。指出作为艺术行业中的“生产者”,应同时对创作质量与市场数据保持敏感,既要能根据市场数据的反馈明白如何将观众“拦”下来,又要紧抓作品质量、长远地将观众“留”下来。他还与同学们分享在编写剧本过程中总结出的创作方法,将戏剧剧本归于四个要点

  • 2025

    10-20

    重磅!南艺成功获批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

    近日,江苏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正式公布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首批入选名单,南京艺术学院等18家由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企业牵头建设的研究院获批认定,覆盖第三代半导体、未来网络、新型储能、细胞和基因技术、虚拟现实等关键领域,是江苏打造未来产业区域集聚的重要支撑。 江苏省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虚拟现实)是南艺近年来获批的首个省级未来产业(技术)研究院,是学校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方面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研究院由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南艺紫金文创研究院牵头,文化产业学院联合设计学院、戏剧与影视学院、传媒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字艺术学院共同申报。立足江苏省虚拟现实未来产业重点领

  • 2025

    10-01

    文产之声 | 中国教育报:对标“双一流” 打造“双高地”

    对标“双一流” 打造“双高地”—— 南京艺术学院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的探索实践李彤 李江华作为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高等艺术学府,南京艺术学院以服务教育强国、文化强国建设为己任,紧密聚焦“双一流”建设目标,积极应对数智变革浪潮,自觉将教育教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文化传承创新、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通过激发优势学科活力与力推艺术科技融合“双轮驱动”,聚力打造服务文化产业技术升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创新的产业创新高地和学科发展高地,努力为新时代文艺人才培养注入“源头活水”。立足“国之大者”,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布署实施“一流工程”实施“一流学科攀峰工程”。学校持续释放综合艺术院校示范效应,专业方向涵盖艺术、

  • 2025

    09-30

    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成功举办!

    9月26日至27日,第七届紫金文化产业论坛暨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5年会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作为我国文化产业领域的年度重要学术盛会,本次活动以“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为主题,汇聚学界权威和业界精英,展开深度研讨与成果交流,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智慧、新动能。 本次论坛由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南京艺术学院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紫金文创研究院共同承办,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协办。来自全国文化产业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及高校科研机构人员、高校师生共200余人参加论坛。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紫金文创研究院副理事长俞锋表示,本次论坛议题前沿、内容

  • 2025

    09-30

    文产之声 | 中央党校《学习时报》刊发文化产业学院青年教师理论文章

    《“苏超”何以赋能城市国际合作》夏滨《学习时报》(2025年09月19日第02版)2025年5月以来,江苏城市足球超级联赛(“苏超”)热度飙升,170多个进球名场面刷屏网络,超百万现场观众点燃赛场激情。英国球星贝克汉姆、前国足主帅米卢等国际足坛人士专程参与,外企高管、外籍工程师等纷纷走进赛场。这场草根赛事以独特魅力打破国界,赋能城市国际合作,让江苏从“中国的江苏”变为“世界的江苏”,成为全球新焦点。“苏超”能够持续拓展和深化城市的国际“朋友圈”,关键在于从三个维度精准发力,始终围绕“连接世界”这一主线展开。一方面,以专业交流突破界限,注重深度而非表面互动。赛事积极引入国际高水平青训方法、战术理

  • 2025

    09-30

    圆满成功!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智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生产”学术创新论坛在南艺举行

    2025年江苏省研究生“智艺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艺术生产”学术创新论坛于9月19日至20日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 论坛由江苏省艺术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南京艺术学院承办,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和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处、文化产业学院等协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人工智能背景下艺术生产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学术支持。来自浙江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60余所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获奖研究生代表和行业企业专家200余人参加论坛。与会领导、嘉宾参观展览 9月20日

  • 2025

    09-30

    喜报 | 全国二等奖+2!祝贺!

    近日,2025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全国总决赛落下帷幕,南艺文化产业学院喜获两项全国二等奖。其中,由青年教师吴琳指导,文化产业管理专业2024级本科生秦瑞霞、陈欣怡等两名同学组成“小牛不怕虎队”参赛团队,韩佳诺、蒋欣彤、王天昊、吕悦舟、薛蔼芙等五名同学组成“熬走亿队是艺队”参赛团队,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出色的创新能力与团队协作,在激烈竞争的商业竞赛中脱颖而出,双双斩获全国二等奖,为南艺赢得了荣誉。 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创新创业竞赛由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商业行业委员会、中国国际商会商业行业商会、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等权威机构主办,是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