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智库
当前位置:首页  学术智库
  • 2021

    12-16

    沉浸视域下的旅游娱乐体验

    “沉浸理论”一词可追溯到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于1975年提出的“心流理论”,是一种完全投入到具体活动情境中的状态或心理意识,利用技术手段触发人体各种感官,模糊物理世界界限,从而达到仿佛置身虚拟世界的沉浸感体验效果。一沉浸式家族 根据《2020中国沉浸产业发展白皮书》显示,中国沉浸式产业总值6年增长6100倍,沉浸式业态已达35种之多。近年来沉浸式产业以剧本杀、密室逃脱、沉浸式戏剧、VR/AR体验为代表的沉浸式业态呈现较好的发展态势,将沉浸式体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战略,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培育数字文化产业新型业态”,从促进优秀文化资源数字化、培育云演艺业态、丰富云展览业态、发展沉浸式业态、提升数字文化装备实力等方面,明确新型业态培育的主要措施和重点领域,引导业界对新兴领域开拓创新,让创新潜力充分涌流,形成更多新增长点、增长极。沉浸式家族“六君子”01●沉浸式博物馆越来越多的博物馆通过新技术来展示历史文化,如全息投影、互动投影、虚拟现实、三维立体等,给参观者营造一种视觉上的全新体验

  • 2021

    12-11

    李向民:钱学森和文化产业研究

    今天是钱学森教授诞辰110周年纪念日,钱学森教授一直关心文化产业的研究与发展,与李向民教授有着十余年的交往,指导文化产业的经济研究,特此转载2009年刊载在《美术与设计》01期李向民的文章《忘年神交如切如磋——钱学森指导我研究文化产业》,以此来纪念钱学森教授的110年诞辰。亲切的关怀谆谆的教诲——钱学森指导我研究文化产业 图1 来源:南京艺术学院学报时间:2009/01图2 胡锦涛看望钱学森2008年1月19日,胡锦涛同志看望97岁高龄的钱学森教授时,在他的书房翻阅了《钱学森书信》。《新闻联播》的电视画面,正巧定格在钱老十几年前写给我的一封信上。正如胡锦涛对钱学森所说:“您一直热心培养和提携年轻人”。在近十年的通信中,钱老对我这样一位年轻一辈的后学孜孜不倦的教诲,使我深受感动和鼓舞。钱学森关于中国文化产业的许多真知灼见,至今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图3 钱学森给李向民的回信“这个大问题我看我国经济学家也出不了多少力,他们也没有研究过!我看还得有志于此的同志自己动手。”1986年,刚满20岁的我在母校的学报上发表了处女作《人类应当建立一门崭新的学科――精神经济学》。在这篇长达万言的文章中,我

  • 2021

    12-08

    打造苏北文旅高地,推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

    苏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江、湖、海、河水韵特色和丰富多样的乡村旅游特色明显,随着苏北高铁、航空等交通网络体系逐步形成,苏北文旅成为价值洼地。近年来苏北五市文旅重大项目投资步伐加快,苏北文旅沟通南北,打造长三角北部旅游高地的战略优势日渐凸显。图1 来源:淮海地铁圈“十四五”期间,在空间规划上,应加强苏北五市文旅协同发展,构建苏北全域旅游空间大走廊,打造大运河文旅、滨海文旅两条南北文旅长廊,以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文旅增长极形成;应特色凝练、多点组团,培育苏北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生态休闲、乡村文旅、工业旅游等“文旅农工”融合新业态,构建全域旅游生态圈;应加强文创IP转化和产业跨界延伸,拓展苏北全域旅游产业链,扩大文旅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加快苏北文旅协同发展打造长三角北部全域旅游高地苏北地区江、湖、海、河的水韵特色丰富多样,汉文化、江淮文化、海盐文化多彩多姿,人文荟萃,由此奠定了苏北文化旅游发展的良好资源基础条件。近年来,苏北地区各地市文旅重大项目投资快速增长,旅游资源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图2苏北五市旅游资源分布情况目前,苏北五市共有5A级旅游景区5家,4A级景区73家,省级旅

  • 2021

    12-03

    紫金文创研究院顺利完成《淮安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行动纲要》

    紫金文创研究院受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委托,编撰制定《淮安市“十四五”文化产业发展行动纲要》(后改为《行动方案》),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李向民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紫金文创研究院副院长王晨教授执笔,文产学院公共事业管理系、文化产业管理系中青年骨干教师以及部分硕博士组成课题团队,通过系统的案头资料梳理与实地调研,完成《纲要》的编写。接到委托后,紫金文创研究院课题组在淮安市委宣传部的协调和支持下,组织调研团队对淮安市当地各区县进行实地调研与走访十余次,召开多次面向不同文化行业、各类文化组织的座谈会,走遍淮安所有县区,翔实地了解淮安市各区县间的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其文化产业发展优劣势。对淮安市主要文化产业细分行业的代表性上规企业、中小微文化企业进行了细致的调研走访,调研企业超过200家,对当地方的文化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基础条件进行了摸底。在此基础上,编制《纲要》,科学定位,确定发展目标,制定具体实施内容。2021年11月11日下午3点,中共淮安市委宣传部和紫金文创研究院在南京浦口基地邀请6名专家对《纲要》进行了评审。出席的专家有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田伯平所长,江苏省委宣传部文化产业处吴麟

  • 2020

    12-23

    发挥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当前,高校大学生已从90后向00后过渡,他们出生时互联网就已经风生水起,并伴着互联网一同长大,被称之为互联网“原住民”。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学习、社交、娱乐等的重要渠道。如何在这些互联网“原住民”聚集的网络空间中,因势而新,充分运用新媒体,做好新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课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20年9月29日发布的第4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9.4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7.0%。而在网民职业分类中,学生是网民的第一来源,占比23.7%。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互联网在学生中普及率远远大于其他职业群体,尤其是大学生,“触网率”几乎100%,是互联网网民中最活跃的群体。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度、信任度越来越高,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每天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据调查,当代大学生利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不断增长,移动互联网塑造

  • 2020

    12-08

    专稿|高质量建设“文化强省”,为建成“文化强国”探路:率先探索可推广复制的文化发展指标体系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明确:“十四五”时期,“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中华文化影响力进一步提升,中华民族凝聚力进一步增强”,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定下了中远期目标,具化了要求。新的时代命题,当有新的时代担当。江苏作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省份,肩负着“为全国发展探路”的重大使命,理应在即将开启的现代化新征程上,统筹激活各类资源,在高质量建设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江苏特质的“文化强省”路上走在前,率先探索出一套科学完善、可供更广泛围推广复制的文化发展指标体系。用发展的眼光,持续丰富文化内涵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南京主持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中进

  • 2020

    12-05

    来了!第三届紫金文化产业国际论坛

    会议议程会议主题贯彻五中全会,弘扬长江文化会议时间2020年12月4日-6日会议地点南京艺术学院会议详细议程12月5日:紫金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2020年年会12月6日:紫金文化产业国际论坛专题研讨会日程安排12月5日:论坛9:00-10:00 论坛开幕式地点:南艺图书馆报告厅主持:张捷 教授中国艺术学理论学会名誉会长凌继尧教授致辞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致辞瑞华文化产业奖学金颁奖与会主要代表合影10:00-12:00 主论坛地点:南艺图书馆报告厅主持:单世联 教授专家主旨发言:祁述裕 教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与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姜龙 董事长(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智慧广电赋能国家文化大数据体系建设与应用》傅才武 教授(武汉大学)《文化强国背景下的文化文物发展方向与政策路径》李向民 教授(南京艺术学院)《讲好江南故事,弘扬长江文化》陈少峰 教授(北京大学)《文化消费场景与消费升级》周泓洋 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建设国家文化公园体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分论坛讨论分论坛1:长江经济

  • 2020

    11-24

    聚焦|落实总书记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讲好江南故事:打造长江文化的“新时代坐标”

    ‘11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期间,在南京召开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要保护传承弘扬长江文化,长江造就了从巴山蜀水到江南水乡的千年文脉,是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标志性象征,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江苏地处长江下游,是传统江南文化的核心区,也是长江三角洲最精彩的乐章。讲好江南故事,是我们保护传承和弘扬长江文化的重要途径。长江文化与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双子星”五千年前几乎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的良渚文化,不仅出土了中国最早的稻米、蚕丝绸、最精美的玉器,还有高水平的水利、城垣系统以及早期的文字和礼制,充分证明了长江文化是与黄河文化并列的中华文化发祥地。江苏所处的长三角地区,得天独厚,是大河文明与海洋文明的交汇点,也是中国传统地理格局中东西大通道长江与南北大通道大运河的交汇点。自隋唐起,江南更是作为中国文化的新中心,与以长安、汴京、北京为代表的北方都城文化相对应,成为中国文化星空中的璀璨星辰。所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千余年来,江南早已成为中国文化人心中的理想国。以苏杭为代表的

  • 2020

    10-26

    业界专家汇聚南京 聚集“数字内容的孵化与传播”

    10月24日,2020年文化和科技融合热点和趋势论坛——数字内容分论坛“紫金文化产业沙龙”文化科技融合专场在南京国展中心举办,主题为“数字内容的孵化与传播”。本次论坛由江苏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主办,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紫金文创研究院、南京大学长三角文化产业研究院、南京市委宣传部支持,江苏高科技投资集团、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省广电有线信息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演艺集团、江苏省文化投资管理集团、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承办,由江苏文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江苏毅达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本次论坛聚焦数字内容新热点和新趋势,汇聚了全国数字内容领域的前沿成果,精彩呈现数字内容领域发展的创新样板。论坛共分为三个环节:项目分享、大咖分享和话题交流。在项目分享环节中,达斯琪董事长CEO周全介绍了“柔性光膜技术的应用”,提出柔性光膜可广泛应用于电子吊幔、建筑玻璃幕墙、弧形玻璃幕墙、大型舞台等,显示画面内容更加丰富。南京网觉软件联合创始人、CTO任翔分享了“智能营销技术在数字化内容发行的优化应用”,提出通过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数字内容,

  • 2020

    09-29

  • 2020

    09-29

    李向民:文创是一种符号与审美的产品物化和服务外化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1月6日讯 1月4日,2020第十七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在北京大学开幕。会上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教授发表了“符号与审美:文创内核”的演讲。他表示,文创是一种符号与审美的产品物化和服务外化。南京艺术学院副校长、紫金文创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产业管理专业委员会会长李向民 中国经济网记者李冬阳/摄西藏舞台剧《金城公主》的文创产品——富有西藏文化特色的雨衣颇受好评。李向民对此分析到,一是它本身的剪裁风格不同于我国传统的雨衣风格,时尚感强。二是极具藏文化特色。雨衣的背后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藏戏面具的图案,象征着西藏地理遥远和心理上“远方”,极富有诗意和和其他地方不具备的“陌生感”。另一部分是汉字“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这是舞台剧《金城公主》中的台词,表达金城公主以积极阳光的心态融入新的生活。李向民表示,《金城公主》的雨衣绝大部分功能已经不是一个雨衣的功能,是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创产品,它表达的东西契合了很多人的内心需求。文创的本质是什么?李向民提出,文创并不是无中生有,而是传统产业中注入精神内容,从而实现产业

  • 2020

    09-29

    紫金文创研究院调研发现 疫情过后大众最想“文化游”

    来源:新华日报  近日,紫金文创研究院联合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组成联合调研组,通过网络调研,了解疫情期间江苏省居民文化消费的特征及其影响,以及疫情过后居民对各类文化消费项目的选择偏好等。  调研发现,由于疫情期间受到实体场所关闭等因素的影响,居民线上文化消费时间较疫情发生前明显增加。受访者日均在线消费时长由疫情发生前的1小时增加到2-3小时乃至3小时以上的比重增长明显。从消费支出来看,居民线上文化消费项目的支出略有增长,浏览短视频、收听收看网络影音节目等文化消费支出增长超过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线下文化消费项目支出则出现不同程度下降,电影院和KTV等实体文化娱乐场所、文化旅游活动等消费支出降幅达到25个百分点以上。  在关于“疫情过后最希望参与的文化消费项目”调查中,有46.17%的受访者把文化旅游活动排在了第一位。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的依然是线下文化消费,如去电影院、KTV等实体文化娱乐场所和观看现场演艺节目。  针对江苏省居民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调研组提出了“四个聚焦”建议:一是聚焦重点领域,稳住文化消费基本盘;二是聚焦消费生态,促进社区成为文化消费新空间;三是聚焦新基建,加快发

  • 2020

    09-29

    南艺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谈文创开发:围绕大“IP”一鱼多吃,制造网红

    作为南京的重要文化标识,号称“中华城中人文第一山”的钟山,如何将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南京文创产业有着怎样的发展机遇?市民学堂“城东分号”——钟山学堂,日前进行了第二讲,特邀南京艺术学院文化产业学院院长王晨,讲述《南京文创产业与钟山文化开发》。讲好故事围绕大“IP”一鱼多吃南京是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世界文学之都,文化源远流长,如何把这些文化家底变成文创产品,推向市场?王晨提出了“把文化产业化”的概念。“围绕最初的一个文化资源,把它当做创意源头来做文章,也就是今天所说的大“IP”,由此来做大做长产业链条,创作出很多周边衍生产品。”这个大“IP”,一定要足够经典,比如文学、美术等名作。一个足够优质的大IP,可以“一鱼多吃”,它的灵感源泉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把IP的核心资源价值和不同的载体相结合,不仅可以做成实物的文创产品,还可以做成演出、话剧、音乐会、电影等等,实现跨界。“以曹雪芹的《红楼梦》为例,我们今天可以看到很多红楼主题的公园、电影、戏曲、邮票等等,光南京就有江宁织造博物馆、红楼艺文苑等景点,甚至研究红学都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科。”他说。再以梵高的著名作品《

  • 2020

    09-28

    服贸经济:动力澎湃方能顶风行船

    https://wap.gmdaily.cn/article/pc758e82b59a240e083815cd986bdc989?from=timeline